【广州日报】让更多咽喉专科医生学会“针尖起舞”,中山一院发布首部综合阐述咽喉微创外科技术策略专著

2024-08-06

      咽喉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咽喉炎、声带小结息肉,声带麻痹,喉癌等。目前,操作精细、损伤小、疗效好咽喉微创手术正逐步取代越来越多的常规开放手术,成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手术类型之一,但这一术式难度堪比“蝉翼绣花”。

      8月2日,由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和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所承办的2024年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业委员成立大会暨202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大湾区-国际诊疗研讨会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星岛环南路产业园召开。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发布了首部综合阐述咽喉微创外科技术策略专著《咽喉微创外科策略与技巧》。该书由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雷文斌教授和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学科带头人、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所所长文卫平教授主编,中山一院牵头编撰完成。

      据雷文斌介绍,书籍凝聚了团队数十年的心血,能让更多年轻医生规范化地了解和学习咽喉微创外科技术,填补了我国咽喉微创手术领域的空白。

 

image-20240806100403-1

 

      咽喉微创手术造福患者,但对医生考验极大

      文卫平指出,近年来,咽喉显微内镜手术技术突飞猛进,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但由于喉和气管所在的位置深、解剖结构精密、发声生理复杂、声带组织结构精细脆弱、手术空间狭小,在手术祛除病变的同时,需要尽量保留正常的嗓音功能或重建嗓音功能。这些都对开展咽喉微创手术的医生的技术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培养咽喉微创手术专业医生尤为重要。

      “一直以来,年轻的咽喉专科医生只能通过手术录像进行观察学习,缺乏有效的实际手术训练,这造成了咽喉微创医生培养周期长、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的现状。”雷文斌介绍,本书的初衷就是介绍国内外主要的咽喉微创手术进展,将快速发展的咽喉微创领域的重要内容进行梳理汇总。

      据悉,雷文斌团队首创并成功举办多届咽喉嗓音外科实操培训,书籍中也汇总了开展培训班以来的实践经验,更好地帮助更多年轻的咽喉专科医生迅速成才。

 

      书籍凝聚团队数十年经验成果

      “很多初学者在成长过程中有诸多困惑,比如对显微器械的认识模糊、对早期喉癌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把握不准、对声门型喉癌的手术层次理解不清等。针对这些问题,书中有很好的解答。”文卫平说。全书一共有8章,分别为咽喉微创外科概论、咽喉微创外科基础(包括解剖基础和治疗技术基础)、术前评估(包括内镜评估、支撑喉镜暴露困难)、围手术期管理、常见术式和技巧、咽喉部良性病变的微创外科策略与技巧、咽喉部恶性病变的微创外科策略与技巧、咽喉显微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应对策略。据悉,该书获批原创性国内专利3项、国际专利2项。

      “书中收录的资料,全部来源于团队数十年来的积累。”雷文斌介绍,书中包括内镜手术的高清图片,以及超高清咽喉微创手术视频14例,还精准对症痛点难点,针对暴露困难、热损伤、无瘤原则、整块切除等临床痛点和争议焦点进行了循证论述,针对不同病变论述其规范的治疗策略和个性化精准的微创技巧,能最大限度地加深读者对咽喉微创手术的整体理论认识的理解,加速理念更新及技术提升。

 

记者:徐依励 实习生:李咏欣 通讯员:章智琦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08/05/SF1240502070ec4832382d4a589dbcfc.html?channel=weixin

报道日期:2024-08-05